托举战鹰翔蓝天

  夜间维护。 ——记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祁连雪山脚下,大漠戈壁深处。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已扎

  夜间维护。

——记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

祁连雪山脚下,大漠戈壁深处。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已扎根边陲60余载,135批、3000余名飞行学员从这里飞向蓝天。雄鹰翱翔令人仰视,而默默为他们架起天梯的机务兵也创造了令人仰视的历史:先后维护8种机型,保障飞行34万余小时,创造了连续57年无人为责任事故的业绩。 

决不让丝毫风险上天

1959年4月23日,组建不满7年的机务大队,因地面检查疏忽,导致飞机空中出现重大故障,致使飞机坠毁…… 

4月23日,被定为队史教育日。 

“每年新学兵、新干部分到大队,第一课就是讲这次事故。”大队教导员马福新介绍。 

过往的事故,变成了激励一茬茬官兵的“财富”。这个事故说了57年,大队官兵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也践行了57年…… 

2013年10月9日,节后开飞准备紧张展开。时任机械技师、二级军士长赵运德,正按照维护规程检查战机。抚摸油门操纵拉杆时,倏地,他眉头一紧。打开手电仔细查看,一条仅有0.1mm、头发丝直径大小的裂纹出现在油门拉杆摇臂上,仿佛一条隐隐可见的铁线虫。 

操纵系统连接着飞机发动机、尾翼等部位,这条裂纹若不及时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 

“宁可我们辛苦千万遍,决不让飞行员把丝毫风险带上天。”坚守机务维护一线25年,不知排除发现了多少故障和隐患,这名1991年入伍的老机务赵运德的心里始终揣着这个信念。 

“飞行是个系统工程。一只螺钉、一个解刀拧不到位,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”从2012年10月任职起,大队长黄国龙不论飞行日还是机务工作日,总是第一个进场、最后一个退场,用行动昭示着质量、责任、使命的分量。 

“一手托着国家财产,一手托着战友生命。”这一信条,已经融会官兵血脉里,成为一种责任和精神标高,代代相传。 

凭着这份责任,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、集体二等功2次、集体三等功2次,连续24年被空军评为“优质安全机务大队”。 

学习力就是飞行保障力

一次,该旅整建制换装某新型教练机,上级要求3个月之内形成保障能力。该型飞机首次上高原,发动机“水土不服”,每次启动发出“噗噗”声音,多次尝试后才能启动成功。 

“再难也要啃下这块‘硬骨头’!”大队组成攻关小组,边改装学习边攻克难题,终于总结出“新发动机调整参数,确保试车一次成功”的经验,仅用78天就完成改装任务,成为改装该型飞机时间最短的单位。 

机务二中队副中队长牛定成,是一名“折翼雏鹰”。2011年10月飞高教机时,因身体原因停飞。“不能翱翔蓝天,可以托举雄鹰翱翔。”他果断选择了机务维修,成为该旅历史上第一位停飞学员机械师。白天,他奔波在忙碌的飞行现场,夜里,一遍一遍研究飞机检查路线,躺在床上仍在背记数据。从机械员到机械师,至少要三个月,牛定成不到一个月就机械员单放,当上了机械师。

“只要肯学习,所有的难题都不是问题。”大队特设主任鲁卫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深深融入官兵的血脉。一段时间,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误告警接连出现。鲁卫福把办公室搬到停机坪。顶着酷暑,拿着电路图对照战机研究两个月,攻克了难题,被官兵们称为“活的电路图”。现在,他成长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、空军装备咨询组专家,带教出60余名技术骨干,技术革新10项。 

“学习力就是飞行保障力”已成为大队官兵的共识,涌现出一大批“法规通”“问不倒”的业务尖子。

机务工作更应该有创新

航空机务从诞生的那一天起,就与探索创新相伴相生。这个大队更是从未停止过研究的步伐,他们建立故障研究攻关小组,定期进行故障会诊,从原理上弄懂研透,在实践中反复验证,每年都有大量研讨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。 

正如神射手需要校枪一样。飞行员精确打靶也离不开机务人员的地面校靶。以往,一架飞机的校靶需要5到6人协作,反复调整,反复计算,一次校靶常常要1个多小时,费时耗力。 

“能不能找到一个校靶公式?”时任军械主任郑建锋突发灵感。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,许多人多少抱持怀疑态度。郑建锋却一头埋进数据的分析研究中,花了半年时间演算,整理上万条数据,计算稿纸摞起来有1米高。最终,当“四点水平”校靶公式新鲜“出炉”时,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。随后推出的配套快速查询表,更将校靶时间缩短到原来的六分之一。

在机务大队,第一学历有高低、从业时间有长短,但对探索创新的追求却一样充满热忱。 

副大队长戴亮是特招入伍的大学生,他带头研制的“飞机起落架收放信号系统一线检查仪”荣获了学院军事技术研究成果二等奖。他说:“机务工作者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、创新者!” 

57年来,大队的人在变、装备在变,但注重挖掘革新、集中攻克难关的做法却始终传承不息,先后完成液压脱胎器、马蹄形螺杆拆卸器等10多项技术革新,摸索总结的“一批飞机、两班人员”“滚动式”保障模式大大提高了装备使用效益。大队先后有100多人被评为专业技术能手,撰写故障研究论文300多篇。 

飞机安全起降,就不觉得苦

机务大队地处祁连山脚下,夏季跑道地表温度最高60℃;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℃;每年七级以上大风日平均40到50天,自然条件非常艰苦。官兵常年露天蹲跪工作,熬酷暑、耐严寒、顶风沙,加上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环境,不少官兵患上了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等职业病。

叶忠清,大队军械分队长。因工作原因,视网膜脱落致左眼永久失明。部队领导想给他安排轻松工作;朋友和家人劝他转业…… 

他翻到了入伍时的日记,“干机务就是吃着风沙就着土,没有坚守哪有战鹰远航!”

“再难也要干下去!”叶忠清把自己当作新兵,和新战士一起训练,重新寻找视角感觉和维修技术。别人练半小时,他就练1小时。大半年下来,战鹰只要从叶忠清手里放飞,大家都很放心。问及苦不苦,叶忠清嘿嘿一笑,“只要看到飞机安全起降,我们就不觉得多艰苦!”

面对艰苦的工作、生活环境,大队一茬茬官兵吃苦不言苦、苦中乐为,年均保障飞行8000余小时,年机务工作日高达200余天,曾先后创下27天不休息、在45℃高温和零下30℃严寒下工作的纪录,安全托举着一架架战鹰高飞远航……

北京晨报通讯员 郭洪波 胡晓宇 杨进

  北京晨报记者 王歧丰/文  通讯员 刘应华/摄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