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版首日晨报地铁内“漂流”

11月28日,18岁的北京晨报改版上市,对现有版面与内容进行了重塑与升级,全新出发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

11月28日,18岁的北京晨报改版上市,对现有版面与内容进行了重塑与升级,全新出发。改版首日,我们的记者分两路来到地铁7号线与14号线,很“任性”地将耳目一新的晨报“丢”在地铁上,让它们随意“漂流”,让信息在陌生的手中传递。不少乘客都拾起报纸翻阅,有人还与旁人分享内容,甚至吸引了外国朋友的目光。

漂流 镜头1

老外不玩手机来翻报

此次晨报改版,主要是强化内容引导力和信息能量密度,去掉“碎片化和浅阅读”,侧重原创、独家、深度报道,提供实用有效的人文关怀,试点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发展路径。当下的移动阅读时代,一份充满诚意的新闻纸,在地铁里究竟会面临怎样的遭遇?昨天,北京晨报记者主动去尝试做这样的试验,不过,为了减少“丢”报纸对乘客的影响,记者特意选择了早高峰刚过的时间段。

9点50分,一路记者从东湖渠出发,把两份晨报放在了14号线一排座位的两端。两分钟后,列车到了望京站。上车人数较多,先进来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将报纸推向旁边,自己坐在了原来报纸所在的座位上开始玩手机。

紧接着,又上来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年轻的外国小哥。中年男子突然看到了隔着一个座位的北京晨报,看了一会儿后大概觉得没有主人,于是伸手拿起报纸开始翻阅。四站地之后,他将报纸留在座位上下了车,随后上来的年轻男子也顺手拿起报纸读了起来,其间还频频点头。如此,全新的北京晨报就在读者间“漂流”了起来。

而外国男子刚开始没注意到他右边的报纸,瞄了好几眼旁边中年男子手头的报纸后,转头一看,发现自己的身边居然也有一份,于是拿起报纸津津有味地读起来。记者本以为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,看看图片大概就会放下报纸,但这位外国友人却一页一页慢慢阅读,尤其看到A03版关于二手手机回收乱象的调查报道时,表情十分严肃。

阅读了近20分钟后,他将报纸收入包中,带着下了车。记者十分纳闷,跟着他下车询问。男子解释说自己在中国工作好几年,能读得懂中文,“我知道这份报纸是本地的报纸,内容也大部分关于北京。经常看看报纸,知道北京的新闻,中午吃饭就能和中国的同事聊一会儿。”在他看来,地铁阅读更偏好报纸和书籍。“它们对我的眼睛比较好,我们伦敦也有类似的倡导活动。”

漂流 镜头2

读完报道

拍照留念

同样是在14号线望京站,一位头发略微有些发白的女士,看起来非常知性,她偶然看到靠边的座位上有报纸,就走了过去,拿起报纸才坐下,先是把手提包放好,又把报纸放在手提包上,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阅读起来。在她翻阅报纸的过程中,坐在旁边穿着艳丽衣服的年轻女孩儿也充满好奇地偷偷瞄了好几次。

女士读到A09版面“北京城事”栏目关于燕牌老缝纫机的报道时,嘴角泛起了微笑,花长时间仔细阅读了这篇报道。或许是报道中关于老缝纫机的讲述引起了年轻时的记忆,她读完还不够,又掏出手机认真拍下了这篇报道。之后,她小心将报纸叠好收入包中,然后下了车。

另一边看上去是一对儿上了年纪的夫妻,上车后,头发已经全白的老人随手将报纸铺在膝盖上用来垫包。过了一会儿,他发现压着的是份当天的报纸,然后把包递给妻子,拿起报纸“研究”了起来,其间,还展开报纸给妻子看其中一篇新闻,整个画面十分友爱。到达目的地后,二人也将报纸折了起来,放进包中带走离开。

漂流 镜头3

看报太入神导致下错站

另一路记者同时带着10份报纸来到地铁7号线始发站焦化厂站,在车厢空空如也时,记者将报纸一一放在空座位上,开启它们的“漂流”旅程。

不一会儿陆续有乘客上车,记者注意到人们从车厢内经过,有人被醒目的封面吸引,频频好奇注目,地铁空调吹来的微风使晨报头版纸张微微卷起,也仿佛在向乘客们招手问好。突然,一位黑衣男子直奔放有晨报的座位走来,他坐下后拿起报纸开始快速阅读,看完封面的“要闻”,就直接翻到“讲法堂”。可惜黑衣男子只坐了一站,还没等记者跟过来,他就带着报纸下了车。

一位背着绿色书包的中年女子也拿起一份晨报,她仔细读了晨报新增加的“第一眼”和“最重点”版块。或许她对晨报的内容很感兴趣,记者观察到,女子翻到一半时,将身旁座位上的另一份晨报也拿了过来,插在手中的报纸内继续阅读。随后,记者跟随该女子下车,却奇怪地发现她又开始等车。“唉,下错站了。”女子自言自语。原来,由于看报入神下错了一站。在站台,她还一直在看报。

漂流 镜头4

一位蓝衣男子打开“讲法堂”版面,坐在他右侧的白发老人好像也颇有兴趣。可蓝衣男子草草翻阅后,把报纸放在左侧空座位上,之后离开,报纸与老人隔了一个座位。老人不时向左转头,跃跃欲试地用手够过来,却似乎有些腼腆。不一会儿车厢内乘客渐少,老人索性挪到晨报旁边,再次打开“讲法堂”细细品读。看完“讲法堂”,老人把报纸往旁边一推,转了转脖子,仰头看向站牌。记者本以为他与晨报的“偶遇”就此结束,出乎意料的是,老人又再次拿起报纸翻到体育新闻版块继续阅读,接着是文娱新闻、体育新闻,可见老人的兴趣广泛,直到看完“北京城事”,才心满意足地下车。

“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摩拜单车。”另一边,两位年轻的小伙儿边指着“晨视界”版块关于共享单车的报道边聊着天。另一旁的年轻女子则更关心北京时事,只见她目光停留在“北京发布”、“北京现场”、“北京城事”、“有事找晨报”上,津津有味地逐页阅读,下车时大概看了一半内容,最终索性将报纸带走。

漂流 镜头5

新闻介质在变 但对新闻的需求不变

当然,并非所有的报纸都有幸被青睐内容的读者阅读或带走,也有部分晨报“命运多舛”,有几份报纸被乘客挤在座位的夹缝中,有两份甚至变成了“椅垫”。一位戴眼镜的男子虽然拿起晨报打量了一下,可一路上他都将报纸放在大腿上,眼睛时刻不离手机,“敬业”地刷着朋友圈。

传递信息的介质或许在改变,但人们对高品质新闻的需要没有变,晨报人认真做新闻的决心也从未改变。每一天都在过去,每一天又都是新的,无论如何,我们都在努力用新鲜的报道和崭新的面孔,服务读者,迎接未来。

北京晨报现场新闻

记者 康佳 郭丹/文

首席摄影记者 吴宁

  记者 王巍 /摄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相关推荐